新闻中心

• 聚力攻坚合格评估,欢歌盛启...
• 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广州华商...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学校荣...
• 喜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决策...
• 人工智能学院召开党政联席扩...
• “花布计划”三校联合毕业设...
• 华商科教集团华商E家APP内正...
• 华商院士大讲堂第一堂|苏国辉...
• 跨界·融智·共生——国际化会...
• 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会计学院与正保...

数字金融学院教师开展新加坡教育体系交流学习

2025年05月12日

2025年5月2日上午,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数字金融学院20人教师代表团参加了新加坡教育体系专题讲解讲座,为即将展开的三天交流学习行程做准备。团队将重点走访新加坡教育部直属机构及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过本次系统性参访讲座对新加坡教育体系进行初步认知建构。

深造的系统化教育生态。在学前教育阶段(3-6岁),新加坡推行全球领先的“培育早期学习框架”(NEL Framework),超过87%的幼儿园获得政府SPARK质量认证,采用游戏化双语教学模式,儿童从小在英语为主导、母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精修的语言环境中成长。政府实施分层补贴政策,公民家庭每月仅需支付3-780新元(约合15-4200元人民币),2024年更将人工智能启蒙和金融素养游戏纳入课程标准,如社区幼儿园普遍设置“虚拟货币管理角”,5岁儿童即可通过区块链模拟系统理解基础交易逻辑。

基础教育阶段(6-18岁)经历着颠覆性改革,2024年全面废除实施四十年的分流制度,小学阶段(6-12岁)采用科目编班制(Subject-Based Banding),依托AI学情诊断系统实现个性化教学,四年级起必修Python编程与数据可视化课程。中学阶段(12-17岁)构建多元发展通道,除传统学术路径外,新增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12门跨学科模块,O-Level考试引入“数字作品集”评估体系,占比达30%,与Grab合作开发的“校园电子钱包”日均处理28万笔模拟交易,培养学生数字化生存能力。大学预科阶段形成双轨制特色,初级学院(JC)保持85%的全球TOP100大学升学率,而五所理工学院(Polytechnics)通过与产业深度对接,使93.2%毕业生实现就业,平均起薪达3200新元(约1.7万元人民币),其中淡马锡理工学院的工业4.0实训平台已成为亚洲产教融合典范。

高等教育领域,六所公立大学构建了层次分明的人才培养矩阵: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连续六年稳居QS亚洲第一(2024全球第8),其量子金融实验室研发的央行数字货币跨境结算系统处理速度达12万笔/秒;南洋理工大学(NTU)以材料科学全球第3的排名领跑工程领域,建有东南亚首个金融元宇宙平台,可支持200人并发开展数字银行压力测试;新加坡管理大学(SMU)凭借商业分析亚洲第1的优势,开创“区块链合规官”国际认证体系,Bloomberg金融实验室实时对接全球78个交易所数据;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移植麻省理工课程体系,将金融产品开发周期压缩60%;新加坡理工大学(SIT)推行“企业项目贯穿式教学”,学生年均完成4.7个产业项目;新加坡社科大学(SUSS)则专注终身教育,其银发金融课程包已服务超10万东南亚老龄学员。政府通过“技能创前程”计划提供终身学习补贴,STEM专业毕业生可优先获得永久居留资格,国际学生占比计划在2025年提升至25%。

该体系通过“学术精进-科技创新-全球联通”三维战略持续进化,2023年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达3.4%,形成基础教育夯实素养、理工学院锻造技能、研究型大学突破创新的协同生态。这种系统化设计不仅使新加坡学生在PISA测评中常年位居数学、科学全球前三,更催生出占GDP22%的教育科技产业,为全球教育改革提供范式参考。

从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字素养培育,到高等教育的产研深度融合,新加坡经验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随着双方共建的“中新数字金融教育走廊”正式启动,这种跨国教育协同创新模式,给重塑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人才供给生态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文/数字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刘育静)

上一条:数字金融学院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探索金融科技前沿
下一条:数字金融学院与深圳点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量化投资创新企业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