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上午,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教学督导组秦陇一教授、管理学院教学秘书梁林海、管理学院市场学系主任张丽娟、副主任马航通,市场学系金明华教授、高环成教授、潘盛之教授、吴庆福副教授、贺嫦珍副教授、任欣鹭博士、张俊、张丹等一行12人前往肇庆校区,出席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管理学院市场学系期中教师座谈会暨“面向未来的营销人才培养——行业标准导入、实践体系创新与职业能力图谱设计:企业&教师座谈会”。本次座谈会邀请了明美新能源集团韩晓英博士和拥有外企30余年工作经验的龚涛博士两位行业经验丰富的嘉宾,分享他们在新能源、快销品等领域的实践经验,为在场的教师们提供行业洞察。
韩晓英博士作“新能源行业与高校教育结合”的探讨。在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韩晓英博士作为明美新能源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分享了在新能源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并探讨了如何将这些实践经验与高校教育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他与参会教师讨论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龚涛博士作外企经验的交流与分享。龚涛博士拥有30年在不同行业和职能中的工作经验,他强调,营销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理念。通过结合行业实践和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龚涛博士与参会教师探讨了如何快速适应和学习新事物,以及如何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他分享了自己从昆明开始,经历了在上海和广州的生活与工作,特别分享了自己在外企的工作经历。龚博士认为,在大型外企中,管理经验通常涉及总部与区域团队的协调,包括与供应链、财务、市场等部门的互动,以及带领年轻团队成长。
企业&高校教师圆桌会议讨论
(一)基础与创新: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关键
此次校企对话强调了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创新和职业发展的基石。首先,提出学习专业理论、市场理论、统计分析工具等基础内容是必要的,为后续的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讨论了通过案例学习、实习、行业竞赛等方式获取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这些方法有助于个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领域。最后,强调了个人在面对行业和年龄挑战时,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和创新,以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实现个人价值。
(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行业实践的对接探讨
本次会议讨论了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行业实践的对接问题,强调了学生在职场信心树立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营销不单是职业或行业,其核心在于创新,并需与社会需求相吻合。此外,讨论中提出营销理论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现状,强调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行业需求。在这次圆桌会议中,参会教师讨论了如何在校园内培养学生的营销创新能力,以更好地衔接未来的行业实践。强调了创新在营销行业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采取的实践任务和训练方法,以提升其在营销领域的竞争力。同时,会议提到企业与学校在创新方面的共同关注点,指出创新是永恒的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在企业需求中的差异及营销中的文化差异处理
对话主要围绕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在企业需求中的差异展开,强调了职业教育需直接对接行业和岗位,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即上手工作,而传统企业对本科生的要求则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进入企业后会进行培训和轮岗。此外,讨论还涉及了华商学院引入的外部资源相较于公办学校的优势,以及广东普通本科院校在外部交流方面的不足。提到了营销中处理文化差异的挑战,探讨了商品个性化与群体销售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在营销过程中有效沟通和打动潜在客户。
(四)时代变迁与不变的管理需求
对话强调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和消费习惯不断变化,但管理层面的一些核心需求如产品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提升等仍然是永恒的话题。尽管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电商和移动通讯的兴起,但对人的管理、绩效压力以及人性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面对变化,重要的是抓住这些不变的核心需求,并适应性地做出调整和改进。
在管理和营销中,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的平衡是关键。指出要让员工愿意为组织付出更多,需要首先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情感上的。通过建立信任和情感联系,能够提升员工的投入度和效率。此外,强调了创新的基础是熟悉和熟练,以及在营销沟通中走心的重要性,以建立与客户的情感连接,从而促进销售。
新能源行业与快销行业在人力管理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困难时期如何对待员工。对话中提到,尽管面临挑战,企业仍然坚持给员工发放奖金,因为员工的忠诚和努力是企业宝贵的财富。员工将公司视为第二个家,自愿加班,体现了高度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背后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的情感账户和实际交易账户的双重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企业通过理解员工需求和情感,构建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五)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探讨
对话围绕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职场中的职业发展方向展开,讨论了学生如何根据个人兴趣和天赋选择适合的职业路径,强调了在学校期间打好专业基础的重要性。此外,提到了即使专业与未来职业不完全对口,通过掌握自身的优势和兴趣,也能在职场中取得成功。通过实例说明,即便非市场营销专业出身,也能在该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优势和擅长的领域。
韩晓英博士特别强调,广州许多小学已经开始引导学生绘制未来职业蓝图,强调兴趣和方向的重要性。面对从A点到B点的职业梦想实现过程,同学们需要识别并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如数理化等学科的弱点。此外,培养内在信心、国学知识、自我品牌建设以及计划能力(如PDCA)对于职场成功至关重要。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适应和尊重也是必备技能。强调同学们需要脚踏实地,克服社会诱惑和信息过载,通过勤奋努力积累知识和经验。企业更看重员工的实际能力和态度,而非毕业院校。教师和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全面的准备,包括知识、技能和心态,以促进其职业发展和内心成长。
企业会根据个人的基本能力和潜质进行评估和安排合适的岗位,不仅看重学历,更看重实际能力和潜力。同时,讨论了个人的抗压性、自尊心等特质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个人长处和市场需求结合,指出将营销理念应用于垂直领域的机会。
座谈会聚焦于教育与社会价值观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了当前社会中,受到市场和物质主义的影响,学生们的目标变得越来越现实。讨论指出,大学教育不应仅仅为了迎合市场,而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道德价值观。此外,教育工作者和营销人员被寄望于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影响,传递更有意义的价值观,以激发年轻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热情,而非仅仅追求物质财富。最终,这种情怀和价值观的培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此次座谈会,与会校内老师和行业专家,一致认为,市场营销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还聚焦于如何通过教育更好地准备学生面对未来职场挑战,强调个人与组织需求的平衡、创新和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座谈会探讨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方法,以及通过持续学习和个人发展来应对未来挑战的策略。
(图文/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育静)
上一条:校企携手谋新篇,共筑金融科技新未来——数字金融学院师生走访深圳市天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条:人工智能学院召开省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方案研讨会